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桩顺风车引发的“追杀”案:谁让你中途改地点!

刘峰 首席电商观察 2022-04-01






我开通视频号啦!


作者:刘峰
来源:首席电商观察(ID:EC-guancha) 


更改目的地后,她被嘀嗒司机“追杀”

 

在刚过去的七夕里,有人甜蜜过节,有人却差点丢了性命。

 

近日,休女士(化名)在短视频平台自述其被嘀嗒网约车司机“追杀”的经历。



事情是这样的,七夕当天,休女士与妹妹一同打了一辆嘀嗒网约车。上车后不久,休女士接到丈夫电话,需要临时更改目的地

 

“其实这个地址是比我原定地址要更近一些的。”

 

她以为自己算是“提前下车”,和李司机(化名)商量起来也比较容易,却没想到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



休女士问道:“师傅,你能不能把我送到这个位置?”李司机没有回答。直到她连问三次,李司机才不情不愿地回了话,接着就继续行驶,休女士也开始忙碌地回起了手机信息,双方没有任何交流。

 

不过,让休女士没想到的是,李司机最终还是把她送到了订单上的原定地点

 

按照她的说法,他完全可以提前在一个高速路口下去到达更改的新地点,但他却没有按照那个路线走,而是选择继续绕远,从下一个高架桥路口下车。

 

休女士觉得李司机出尔反尔,问他:“师傅你怎么把我送到这儿了?”她认为自己已经跟司机说明了更改地址的要求,而李司机也已同意。



但李司机却反问道:“我什么时候同意了?

 

同时,双方不仅没有就更改目的地达成“一致同意”,还在新的问题上吵了起来。

 

李司机表示只能送到这个地方,去新地点要加钱,休女士反问他刚才为什么没说

 

李司机认为休女士也有问题,更改地点后并没有给他导航,休女士指责他没有说要导航

 

吵到后面,不耐烦的李司机直接丢下一句“你要投诉你就投诉吧,无所谓”,然后就要求休女士和其妹妹下车。



不过休女士想不到的是,妹妹下车后,李司机就直接踩下油门载着她自己走了。休女士问他在干嘛,正在气头上的李司机说:“你不是说不下车吗?不下车我就拉着你走。”

 

在休女士看来,李司机这是在和她“硬碰硬”,并且开始担心起自己的人身安全。于是,休女士在车上打了110报警电话,而当李司机发现她报警后,立即将车停在路边催促她下车。



双方又是一阵拉扯。在看到休女士拍下自己的样子、车辆照片、车牌号后,李司机“气急败坏”,从后备箱中拿出一个长约50公分的棍子追打休女士。
 
“我知道完了,要动真格了。”
 
被追了一路后,休女士逃进一个药店,而李司机也追了进来,并扬言要打死她。僵持之下,李司机最终拿着棍子离开,而警察二十分钟后也到达了现场。


顺风车订单,不能中途改地点‍‍‍‍


休女士的爆料在网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。对此,嘀嗒官方也正式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。



结合嘀嗒的公告,这起“司机追打乘客”事件中的司乘矛盾也变得更为清晰。无论是中途更改目的地的乘客,还是对乘客诉诸暴力的司机,都并非毫无问题。

 

首先,这是一个顺风车订单,而非专车订单。

 

顺风车最核心的是“顺路合乘”,是以车主自我出行为前提,而非服务乘客为前提。在顺风车的行程中,乘客和车主都不能临时修改目的地,否则订单就不是真正的“顺路”,而这也是李司机说“这边修改不了”的原因。



由于是顺风车,车主本身也有自己要去的目的地,乘客中途更改目的地可能会影响车主原本的出行计划

 

休女士认为自己更改后的目的地更近,而且算是提前下车,但实际上却可能导致李司机需要临时更改行车路线,进而更晚到达自己原本的目的地。

 

帮你是情分,不帮你是本分。

 

顺风车订单强调的更多是“互助”意识,而非“服务”意识。在这种情况下,李司机其实并没有义务为休女士的新计划买单。并且,休女士“临时变更起终点”的行为,其实已经违反嘀嗒平台的规则,要被扣除6分的行为分。



此外,李司机提出的“加钱”要求也并非趁火打劫。由于顺风车订单是“顺路”赚点油钱,而非专车订单的“专门拉客赚钱”,顺风车车主到手的钱往往是少于专车司机的。

 

以15公里的路程举例,顺风车的价格可能在15-25元,但快车却可能需要30-40元,而如果是打表的出租车,可能还会高达40元以上。这表明,顺风车车主赚到的钱可能还没有专车的一半。



本就是顺路赚个油钱的事情,休女士还想以原来的价钱去新的目的地,李司机当然不同意了,因为这确实是“另外的价钱”

 

在这种情形下,车主要求乘客按照正常出租车的起步费计算来“加钱”,其实是一个合理的要求。

 

不过,虽然休女士中途提出更改目的地的要求并不合理,但李司机对此的反应也是有很大问题的。

 

在他表示订单修改不了目的地后,休女士说:“那我跟你说的话你知道吗?”她还强调了新目的地比原目的地更近一些。对此,李司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:“行。”

 

基于这段沟通,休女士其实已经和李司机达成一个更改目的地的共识,双方形成了一个口头契约。也就是说,李司机并没有拒绝休女士。



不过,由于后续休女士忙于回复信息,没有及时指路,也就导致李司机单方面认为刚才的口头契约不作数,从而按照原来的路线行驶。
 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不够及时的沟通导致了双方矛盾的爆发。休女士错在没有马上跟李司机沟通具体路线,而李司机也没有主动询问休女士怎么走。而就在双方良性沟通前,车已经到达了原目的地。
 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即使在这个顺风车订单中,首先违规的是休女士,但李司机也不该采用暴力的手段来对待别人。
 
这与对方是自己的共乘乘客,或是对方是一位女士无关。无论与其争执的人是谁,李司机都不该从后备箱里拿出那根棍子追打。


暴力不能解决问题,甚至可能引发更深的矛盾。如果一言不合就诉诸暴力,那施害方只会越来越多,受害方也会越来越恐惧,而这也将反噬回施害方

 

举个例子,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网约车司机追打乘客,那只会有越来越多乘客因为害怕而拒绝乘坐网约车,转向公交、地铁等。长期以往,网约车的订单越来越少,而司机们也只能自食恶果,被迫下岗。

 

“他当着售货员的面说要打死我,我当时真的吓死了。”

 

事实上,当李司机试图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时,已经在将暴力引入恶性循环中。未来,他只会等到被“另一种暴力”打倒的结局。


平台可以做什么?


司乘矛盾难以避免,但平台也并非毫无责任。

 

除了休女士,还有很多的用户并不完全了解顺风车的本质。而在下单前,嘀嗒也没有一个强制阅读顺风车合乘公约的环节,例如阅读30秒后方可点击确认等。

 

作为平台,嘀嗒要做的不仅仅是撮合交易,还有更大力度的科普。只有将顺风车的概念普及到更多用户,让他们认识到顺风车与网约专车的区别,才能够促进顺风车行业的良性发展。

 

目前,嘀嗒在黑猫投诉上,因为乘客问题而导致司机被封号的投诉并不在少数。有司机反映,接到一个订单,却被乘客要求到两个地点接人,按照导航将乘客送到终点后还被投诉扣钱。



同时,还有司机反映,乘客将顺风车订单当成专车订单,因有亲友同行而被投诉违规,最后账号被封。“把顺风车当专车使用,顺风车的意义在哪里呢?”

 

这一条条投诉都表明,嘀嗒在顺风车车主和乘客之间的天平并没有完全摆正,乘客在其中仍然拥有更高的投诉权重。

 

不过,在本次“司机追打乘客”事件中,诉诸暴力的顺风车司机更为可怕。按照嘀嗒的用户行为管理规则,这名司机已经涉嫌威胁合乘人的人身安全,应该被扣除24分的行为分,并永久封禁。

 

而嘀嗒,也应该吸取本次教训,在更恶劣的事件发生前防患于未然。乘客需要被“教育”,顺风车司机也需要被“培训”。顺风车平台,不仅仅是提供平台而已。



版权问题、商务合作

请加QQ/微信:2881339630

点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:

窃喜!王兴蛰伏多年,终于等到网约车洗牌的机会!
女员工被侵害:马云离开后,阿里越来越脏了跑到盒马楼下抢会员!山姆这口气,憋了三年!
美团杠上抖音!被张一鸣膈应三年,王兴终于反击了!
“我要买到你们缝纫机都冒烟!”河南暴雨后,这家国货火了!
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名片关注我们☟☟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